欢迎来到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全站检索12121

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 教学资源库 >  教学教研 >  首页 > 

当前位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时间:2020-08-21 浏览量:

《三角形的内角和》片段教学设计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蔡素贞

 

【片段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猜想--验证{自主探究}结论巩固—再猜想—再验证—结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教学思想,掌握简单的数学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准备】

量角器、直尺、纸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预设(生):嗯,你来说,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还有谁想补充的吗?嗯,你说,三角形的分类

师: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都掌握的非常牢固,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通过这个环节,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好奇质疑,理解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嗯,那个手举高高的男生你来说

师:嗯,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真是个好问题(示意坐下)哦,你也想说,你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真善于提问啊,提出了这么富有价值的问题(示意坐下),那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师:嗯,你说(认真倾听的样子)…这是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手指大屏幕),

师生:三角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这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播放课件)

师:为了方便表示,我们给这三个角标上记号,内角分别为∠1、∠2、∠3,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嗯,你说

预设(生):嗯,∠1+∠2+∠3

【设计意图:明确探索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初步探究,提出猜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可以分为…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课件播放),如果让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类探究,你们会先选择哪一类呢?

师:都选直角三角形啊,那猜猜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呢?

师:都说是180度啊,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做出听得动作)

师:原来你是通过计算两个特殊三角板的内角和得到的猜想。

师:了不起的猜想,那其他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也会是180°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1,前后两桌组成四人小组,先独立验证,再把你的验证方法和结论在小组内交流。

师:预设1:(边巡视边俯身说)你们组用的是量一量的方法

预设2:你们组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哦,剪拼成一个平角,嗯,很有创意的方法

预设3:哇,真是心灵手巧啊,这样折一折也能验证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验证完的同学请坐端正(眼神看一看),看来同学们都验证完了,刚才老师巡视了一圈,发现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反馈一下

测量法

师:你们能给自己的这种验证方法取个名字吗,测量法,嗯,不错通俗易懂,其他小组和他有一样结论和方法的请举手,(教师点头示意)真是心有灵犀啊,想到了一块,诶,那个手举最高的同学你想说什么呢?

预设:噢,你也是用测量的方法,但是得到了内角和是179°,你也想说,你得到181度

师:我们掌声鼓励这两位同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嗯,看来测量过程中呀会有一定的误差?

还有其它的验证方法吗?好,你们组来

剪拼法

师:其他同学要仔细听哦

师:真不错,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拼成平角,你们组能不能也给自己的验证方法取一个名字呢?想叫他剪拼法啊?你们同意吗?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了不起啊!

师:还有其它的验证方法吗?好,你们组来

折拼法

师:这种方法很独特,折一折也能拼成一个平角,可以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嗯,折拼法,感谢你们为我们介绍新的验证方法

倍拼法

师:你们组也想说啊,好,请上来……

师:这个方法可真灵活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90°,因此长方形的内角和=90°×4=360°而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只有它的一半:360÷2=180°

师:真是善于思考的一个小组,请回到位置

师: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测量法、剪拼法、折拼法、倍拼法,方法不同但我们得到了一样的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师:现在猜一猜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师:恩,都说是180°,想想怎么去验证你的猜想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学生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让学生感悟数学探究方法:猜想—验证—结论,为下面的猜想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深入探究、验证猜想

师:请前后两桌组成四人小组,先讨论确定验证方法,然后两人负责验证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两人负责验证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再把你们的结论在组内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很善于合作,默契的配合使我们的猜想很快得到了验证,现在我们请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师:听了刚才几个小组的汇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善于学习啊,懂得借助直角三角形测量法、剪拼法、折拼法这些验证方法来验证另外两类三角形的内角和。诶,那个眼神有光的女孩子你还想表达什么呢?

师:你来说……谁明白他的意思,好,你也来说……很善于倾听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种方法吧,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以锐角三角形为例:从顶点相对应的底边作高,将它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两个也就是180°×2=360°,值得注意的是锐角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指的是这三个内角的和,不包括这两个直角,所以要减去这两个直角,因此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360°--90°×2=180°

师:真是很会动脑思考的孩子,那么钝角三角形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也验证一下吧,是不是也是一样的结论呢?

师:是的,钝角三角形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它的内角和是180°。

师:现在哪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今天验证的结论呢?

预设:嗯,直角三角形内角和=180°、锐角三角形内角和=180°、钝角三角形内角和=180°

师:所以今天我们通过测量法、剪拼法、折拼法、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终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老师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运动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来说?

预设:嗯,三角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三角形形状、三个内角的度数发生变化,但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变,始终都是180°。

【设计意图:再次经历猜想—验证—结论,感悟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理性精神,这一学习方法的再次应用,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四、梳理回顾,总结提升

师:现在我们确信: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回顾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开始研究前后两次通过猜想—验证—结论,最终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再借助几何画板进一步深入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想

                    结论             验证

                 任意三教学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后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课堂上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这节课在复习旧知“三角形的特征”后,我引出了研究问题“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由于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新知的探究就从这里入手,学生会顺势猜想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所以,我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由此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势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验证。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确验证方法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动手操作、记录、观察,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之后我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有的小组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有的小组通过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发现:各类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的小组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发现:各类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此时我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演示中进一步验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小结验证方法得到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借助直角三角形的验证方法及结论进一步猜想、小组合作验证另外两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度,最后得到了结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探究新知是为了应用,这节课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或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练习内容的安排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第二层练习是判断题,让学生应用结论思考分析,检验语言的严密性。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些练习顾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这节课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微信图片_20200821103920.png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闽ICP备20008557号-1
联系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解放东路1250号,电话:(0594)8592201 技术支持:泓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