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全站检索12121

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 教学资源库 >  教学教研 >  首页 > 

当前位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时间:2020-08-21 浏览量:

《加法交换律》片段教学设计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邹婷

 

【片段内容】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例1。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观察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索、分组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原有经验。是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并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2.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咱们班口算男生强还是女生强?比一比才知道。

师:咱班男生算得又快又准,耗时30秒,女生有信心打破这个记录吗?

男生立马意识到比赛的不公平。他们发现,女生的算式和男生的算式相比,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而已,他们觉得和不变。

板书: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设计意图:创设“计算大比拼”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比拼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猜想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二、自主研究,探索新知。

师:这位男生说的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五组算式,发现这5组算式左右的和都+相等的。

师:有了这5组算式,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就一定不会变呢?那怎样才能知道这句话对不对呢?

生:再写几组算式验证一下。

师: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可以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用其它你喜欢的方式来验证这句话对不对?

师:好了吗?哪位来分享?

生1:7+4=4+7

生2:12+7=7+12

生3:31+11=11+31

师:这三个算式都是整数的加法,只能是整数吗?

生:除了是整数,还可以是小数或者分数。

生4:2.1+0.4=0.4+2.1

生5:1∕5+2∕5=2∕5+1∕5

师:现在,我们验证的算式素材越来越丰富了,验证的过程也就更加的有说服力,刚才我下去走了一圈,发现大家还列了很多其它不同的算式,这里我就不一一去列举了。

除了用列式的方法进行验证,还有没有其它的验证方法?

生1:◎◎◎+◎=◎+◎◎◎

生2:想到了一个成语故事——朝三暮四的故事,不管是上午3颗桃子、晚上4颗桃子,还是上午4颗桃子、晚上3颗桃子,和都是7颗桃子。

师:说的真好,而且他还借助生活实例来进行说理了,大家请看,这也有一个生活实例。

(指着PPT)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你能借助它来说一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吗?

生:40+56或者56+40,和都是96,相等。

师:要是能够不计算,也能进行判断,那你就更棒了,有办法吗?

同桌之间可以小声地交流一下,有想法的请举手。

生:……

师:他的想法,我们借助一个什么就看得更清晰了呢?对!线段图

大家看,40+56表示从A到B再到C,40+56求的是全程的长度,而56+40呢,我们可以看作是从C到B再到A,也就是原路返回,56+40求的还是全程,全程的长度有变吗?所以和也是不变的。

这么看来,我们不用计算,也能进行说理了,刚才这个过程,我们如果把全程看作一个整体的话,这个40相当于整体的(一部分),56呢?(整体的另一部分)

师:这两部分和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师:说的真好,把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了,整体没有变,这两部分谁先谁后,和都是不变的。

师:要使借助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回头来看,我们今天写的所有的这些算式,你能不计算,说明他们相等吗?

生:我们今天写的所有的这些算式,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即使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不变的。

师:哇,说的真好,这和我们这个学期,一开始学的,加数的含义相符合。

(指着PPT)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提出了猜想: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但不能确定这句话到底对不对?接下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体验和感悟验证的过程,最后学生通过计算、画图、说理,验证了这句话是正确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画图、说理,我们验证了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现在它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了。你能不能用一种非常简洁的方式来表示这个结论呢?

生:a+b=b+a

师:这里的字母a和字母b,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呢?(整数、小数、分数)

也就是说,咱们今天的这个发现,不管是对于整数、小数还是分数,都是适用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加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整个的研究过程。

一开始,我们通过几组算式提出的这个叫(猜想),然后我们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发现,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于是,这个猜想就变成了结论。

这是我们数学上,进行研究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大家可要记住哦

【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都很善于思考,数学家也很善于思考,而且他们还很会大胆地提出一些猜想,那么对于交换律,你还有什么样的猜想呢?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的探究方法带回家,接着去研究你们的猜想。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7+4=4+7

                            12+7=7+12

                               31+11=11+31

                             2.1+0.4=0.4+2.1

                       1∕5+2∕5=2∕5+1∕5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闽ICP备20008557号-1
联系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解放东路1250号,电话:(0594)8592201 技术支持:泓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