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全站检索12121

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 教学资源库 >  教学教研 >  首页 > 

当前位置:

从“问”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记莆院附实小数学组教研活动报道

时间:2019-03-28 浏览量:

从“问”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记莆院附实小数学组教研活动报道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28日,我校数学组教研活动在三层录播室如期举行,本次集体交流研讨的主题是“如何从‘问’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活动由沈少瑢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搭配问题》一课开场。本着新课标的理念,沈老师为孩子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小故事谈话导入,引领孩子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课,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沈老师在执教《搭配问题》这一课中,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穿衣、吃饭、上学路线等作为学习素材,巧妙地与课前的故事串联起来,整节课以莉莉为主人公,围绕莉莉穿衣、吃早餐、上学(路线)、学校选拔同学参加莆仙戏曲大赛等,认识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并学会用搭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学习搭配问题的重要性。


正如课标中所说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服装搭配环节,沈老师问“如果每次用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是一种穿法,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引发学生猜想,并引导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多种方式去验证,最后再交流自己的想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比较不同验证方法时,又问“你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都能不多不少地找到了6种搭配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出搭配的重要性是有序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对比教交流中,发现符号连线法更简洁、明了,把直观教学渐渐转向符号教学,树立符号概念教学。在反馈交流时,沈老师都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说,用“你是怎么想的”、“谁听懂了”、“还有谁也是这么想的”“谁能像他这样再完整地说一说”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沈老师有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且不做知识解释,避免了直接

        

        

课堂结束后,听课老师们结合沈老师执教的《搭配问题》这节课,围绕“如何从‘问’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进行激烈地讨论交流,对这节课给予肯定性评价,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有了更多的收获,更加清楚如何在课堂中把握提问的方向,掌握提问的度,为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建构更高效的课堂增添一抹色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闽ICP备20008557号-1
联系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解放东路1250号,电话:(0594)8592201 技术支持:泓喆科技